新闻资讯 News
最新研发 / Products
为什么环氧树脂胶会产生气泡?环氧树脂胶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气泡问题,这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降低产品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了解气泡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1. 混合过程中引入空气当A组分(树脂)和B组分(固化剂)混合搅拌时,不可避免地会将空气卷入胶体中。搅拌速度越快,引入的空气就越多。2. 化学反应产生气泡某些环氧树脂体系在固化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副产物(如水或气体),这些物质在胶体内部形成微小气泡。3. 基材表面处理不当被粘接材料表面有孔隙或污染物(如油污、灰尘、水分)时,这些杂质会在固化过程中逸出,形成气泡。4. 温度变化影响环境温度突然升高会导致胶体中溶解的空气析出,形成可见气泡。同样,温度过低也会影响胶体的流动性,使气泡难以排出。5. 胶体粘度问题高粘度的环氧树脂胶流动性差,气泡难以自然上升排出;而低粘度胶虽然流动性好,但也更容易裹挟空气。如何有效消除环氧树脂胶中的气泡?1. 真空脱泡处理对于要求高的应用场合,可使用真空脱泡设备:将混合好的胶水放入真空容器抽真空至-0.095MPa左右保持5-10分钟,直到气泡完全消失2. 适当加热降低粘度将胶水预热至40-50℃(不超过60℃)或用热风枪轻微加热已涂胶表面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过早固化3. 添加消泡剂选择专用消泡剂时需注意:添加量一般为0.1%-0.5%需与环氧体系相容可能影响最终性能,需先做小样测试4. 基材预处理...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8
浏览次数:85
灌封胶固化后产生气泡因素有哪些? 如何消除灌封胶气泡?导热灌封胶在电子封装、新能源电池、工业设备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在固化过程中若出现气泡,会导致胶层导热性能下降、粘接强度不足甚至器件损坏。思迈达结合多年技术经验,总结以下气泡成因及解决方案,帮助用户优化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一、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混合或灌注过程中引入空气搅拌方式不当(如速度不均、方向随意)会导致空气混入胶液,尤其在胶体粘度较高时,气泡难以自然排出。灌注时胶液流速过快或设备密封性差,也会裹入空气。湿气或化学反应产气胶体或灌封件表面含有水分、潮气,与固化剂反应生成气体。部分溶剂型灌封胶在固化时挥发溶剂,若挥发速率过快,易形成气泡。固化条件不当固化温度过高:导致胶液内部反应剧烈,放热过快,气体来不及逸出。固化速度过快:胶体迅速交联,粘度骤增,气体被“锁”在胶层内。胶体自身特性问题高粘度胶液流动性差,气泡难以排出;低质量胶可能因配方缺陷或储存不当(如受潮、分层)引发气泡。二、气泡的排除与预防措施优化搅拌与灌注工艺搅拌方式:按固定方向(如顺时针)匀速搅拌,避免剧烈晃动;手工搅拌建议10-15分钟,机械搅拌可结合真空脱泡装置。真空脱泡:混合后胶液置于真空环境(真空度建议0.08-0.1MPa)抽除气泡,耗时5-10分钟即可显著改善。控制环境与材料状态预热处理:灌封前将胶液和器件预热至30-50℃,降低粘度并促进气体逸出。湿度管理:...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7
浏览次数:18
固态电池产业链加速布局,行业破局曙光已现引言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叠加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普遍面临装机量不及预期、技术路线争议等挑战。然而在行业寒冬中,宁德时代、比亚迪、杉杉股份等龙头企业逆势加码技术研发,行业分析师预测2024年全固态电池量产进程或将迎来关键突破。本文深度解析固态电池产业现状与破局路径。 行业困局:技术瓶颈与市场震荡   技术路线之争白热化;  据TrendForce数据,2023年全球半固态电池量产进度较预期延迟6-8个月,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条技术路线产业化分歧加剧(引用来源:GGII《2023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  典型案例:    ▸ 清陶能源10GWh半固态电池产线投产延期(原计划2023Q4)    ▸ 辉能科技宣布暂停德国固态电池工厂建设(2023年9月公告)   资本市场热度降温2023年固态电池领域一级市场融资规模同比下滑42%,估值回调压力显著(数据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二级市场表现:    ▸ 固态电池概念股年内平均跌幅达35%    ▸ 机构持仓比例...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4
浏览次数:10
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深度报告:技术革命与产业重构加速一、技术路线格局:硫化物路线主导全球研发 1. 中日领跑硫化物技术突破‌全球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呈现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足鼎立态势,其中硫化物电解质因10mS/cm级离子电导率和高镍正极适配性,成为中日企业核心攻关方向‌。 中国突破‌: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实现硫化物电解质公斤级量产,2025年建成百吨级产线;宁德时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计划2027年小批量装车‌。日本布局‌:丰田、本田锁定硫化物路线,2027年量产第一代产品(400Wh/kg),2030年产能规划超50GWh‌。 2. 材料创新突破成本瓶颈‌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国产化进程提速: 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材料渗透率预计2030年达20%,当升科技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并装车一线车企‌;固态电解质‌:清陶能源LLZO粉体产能达2000吨/年,占全球市场份额60%‌;负极材料‌:杉杉股份硬碳负极获日产认证,2025年产能将达5万吨,成本较2023年下降40%‌。二、产业链重构:设备与材料环节爆发式增长 1. 上游材料产能规划激进‌ 正极材料:2025年中国出货量预计超400万吨,高镍三元材料占比提升至45%‌;负极材料:金属锂负极量产成本突破$50/kg,贝特瑞、璞泰来主导市场,2025年出货量达24...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4
浏览次数:8
真空搅拌脱泡机革新胶水生产:零气泡技术引领行业新标准在胶黏剂、密封胶等高分子材料生产中,气泡残留是导致产品性能下降、外观瑕疵甚至客户投诉的核心问题。传统搅拌工艺难以兼顾混合效率与气泡控制,而思迈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推出的真空搅拌脱泡机系列,通过“零气泡技术”与智能化设计,正在重塑胶水生产工艺,推动行业迈向更高品质与效率的新标准。一、行业痛点:胶水生产中的气泡难题胶水类产品(如UV胶、环氧胶、硅酮密封胶)对气泡容忍度极低:性能影响:气泡会降低粘接强度、绝缘性能及耐候性,导致电子产品封装失效或汽车密封胶开裂。外观缺陷:固化后表面凹凸不平,影响高端消费电子、光学器件等对外观要求严苛的领域。成本损耗:传统工艺需多次返工或延长脱泡时间,增加能耗与人力成本。  思迈达真空搅拌脱泡机通过真空环境+自转公转双轴驱动技术,从源头解决气泡问题,实现胶水生产“零气泡”目标。二、技术革新:零气泡技术的三大支柱1. 真空脱泡与动态搅拌的深度协同  设备在**真空环境(真空度≤0.5kPa)**下运行,通过高速自转(最高2500rpm)与公转(最高2500rpm)的复合运动,使胶水在三维空间内充分翻腾,气泡迅速上浮并破裂,同时避免新气泡产生。2. 专利驱动与温控技术单电机双轴驱动:采用专利技术“搅拌体公转自转一体式单驱动机构”(CN222093093U),简化结构、降低能耗,同时提升设备稳定...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2
浏览次数:35
思迈达环氧树脂搅拌机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在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气泡残留和混合不均等问题直接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绝缘性能及外观质量。思迈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凭借其真空脱泡搅拌机系列(如TMV-310T、TMV-310TTC等型号),结合创新专利技术,为企业提供了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从技术优势、应用价值及行业影响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一、核心技术:双轴驱动与真空脱泡的协同创新思迈达环氧树脂搅拌机的核心技术源于其自转公转双轴设计与真空脱泡同步技术。通过高速自转(最高2500rpm)与公转(最高2500rpm)的协同作用,设备可在几秒至几分钟内实现环氧树脂的高效混合与气泡消除,尤其适用于高粘度材料的处理。技术亮点:专利驱动机构:采用“搅拌体公转自转一体式单驱动机构”(专利号CN222093093U),通过单一电机实现双轴运动,减少能耗与设备体积,提升运行稳定性。温控功能:部分型号(如TMV-310TTC)支持搅拌过程中的温度调节,防止环氧树脂因过热或低温固化不均,确保工艺稳定性。非接触式搅拌:避免传统机械搅拌对材料的污染或损伤,尤其适用于高纯度电子封装胶的制备。二、效率提升:从参数控制到智能化生产思迈达设备通过多段程序控制与智能化系统集成,显著缩短生产周期并降低人工干预需求:灵活参数设置:支持存储20组程序(可定制),每组可分5段设置时...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2
浏览次数:30
思迈达实验室脱泡搅拌机:助力材料科学领域新发展在材料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气泡残留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无论是高分子材料、电子胶黏剂,还是新能源电池浆料,气泡的存在会导致材料均匀性差、力学性能下降甚至产品失效。思迈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推出的真空脱泡搅拌机系列,凭借其创新技术和高精度控制能力,正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突破技术瓶颈的重要工具,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一、技术突破:高效脱泡与智能控制的结合思迈达实验室脱泡搅拌机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独特的自转公转双行星结构与真空脱泡同步技术。通过高速公转(最高2500rpm)和自转(最高2500rpm)的协同作用,设备能够在几秒至几分钟内实现材料的均匀混合与气泡消除,尤其适用于高粘度树脂、纳米浆料等复杂介质的处理。技术亮点:多段程序控制:支持20组数据存储(可定制),每组程序可分段设置时间、转速、真空度等参数,灵活应对不同材料的脱泡需求。温控功能:部分型号(如TMV-310TTC)支持搅拌过程中的温度调节,确保热敏感材料在稳定环境下完成处理。非接触式搅拌:避免传统机械搅拌对材料的污染或损伤,提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二、应用场景: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全面覆盖思迈达脱泡搅拌机的容量范围覆盖几克至300克(如TMV-310T型号),支持小规模试验到中试生产的无缝衔接,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新能源材料:如锂电浆料、光伏银浆的混合脱泡,确保电极材料的...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2
浏览次数:35
半导体封装胶水气泡难题?真空脱泡机0.01kPa极限精度揭秘‌——国产设备如何破解芯片封装“隐形杀手”‌引言:一个气泡毁掉一颗芯片?‌在半导体行业的封装车间里,工程师们最担心的不是复杂的电路设计,而是一个肉眼不可见的“隐形杀手”——封装胶水中的气泡。这些直径不足1微米的气泡,可能导致芯片工作时局部散热不均、信号传输延迟,甚至直接引发封装层开裂。根据《中国半导体封装产业白皮书》数据,‌封装环节约15%的良率损失与胶水气泡直接相关‌。而随着芯片制程进入5nm时代,封装胶水的气泡容忍度从早期的50μm骤降至5μm以下,传统脱泡工艺已难以满足需求。半导体封装胶水的三大气泡难题‌“逃逸气泡”‌:高粘度环氧树脂在搅拌时易裹入空气,常规脱泡仅能处理表面气泡。“微孔残留”‌:胶水固化后内部微米级孔洞(μm)难检测,成批次性质量隐患。“二次污染”‌:脱泡过程中粉尘、湿气侵入,导致封装层界面可靠性下降。破局利器:0.01kPa真空脱泡机核心技术解析‌针对上述难题,国产真空脱泡搅拌机通过创新技术实现突破:① 多级梯度真空系统‌:采用“预抽真空+脉冲破泡+深度脱气”三阶段工艺,真空度从10kPa逐步降至0.01kPa(接近太空环境真空水平),让气泡从内到外彻底逃逸。对比实验:封装胶水处理后,气泡直径从25μm降至1.2μm② 行星式自清洁搅拌‌:公转+自转双运动模式,确保胶水360°无死角混合;...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0
浏览次数:20
激光打标机:精密工业标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在工业4.0时代,产品标识已从简单的信息标注升级为‌质量追溯核心载体‌。传统机械刻印良品率不足85%,而智能激光打标机凭借±0.01mm精度与数字化管控,正在重塑汽车、医疗、电子等高端制造领域的标识标准。一、技术突破:重新定义工业级标识精度‌性能维度‌‌激光打标机‌‌传统气动刻印‌最小线宽0.015mm(支持微米级二维码)≥0.2mm速度12000字符/分钟4000字符/分钟良品率99.8%(ISO 9001认证标准)83%-87%数据来源:2024年《工业标识技术白皮书》二、四大智能场景落地应用‌1. 动态标刻系统‌自动识别传送带上的工件位置,实时调整焦距与角度汽车零件产线标刻速度提升3倍,兼容曲面/异形件加工‌2. 深度可控打标‌10nm级能量控制技术,在医疗器械表面实现5μm-2mm可调深度满足骨科植入物永久性标识(ASTM F2503标准)‌3. 材料自适应系统‌智能识别金属/塑料/陶瓷,自动切换波长(1064nm/355nm/10.6μm)解决OLED屏幕无损伤标刻难题,热影响区<0.1mm‌4. 云端追溯管理‌每件产品生成唯一加密数据包,对接MES/ERP系统支持区块链存证,符合FDA 21 CFR Part 11电子追溯规范三、选择智能设备的六大技术参数‌激光类型‌金属材料:光纤激光器(20W-100W)透明材料:紫...
发布时间: 2025 - 03 - 15
浏览次数:11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
  • 公司名称:
  • *
  • 地址:
  • *
  • 电话:
  • *
  • 传真:
  • *
  • E-mail:
  • *
  • 邮政编码:
  • *
  • 留言主题:
  • *
  • 详细说明: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玉律社区
          珍玉二路85号思迈达科技园
Q Q:2853067799;2853067794
邮箱:smdcn01@smida.com.cn
电话: 0755-27858540  13510932149
传真: 86 0755-27856125-615